北海海滩公园大型“潮”雕塑是北海的城市象征和地标构建物,距今已经走过了24年历史。由于受海风侵蚀,“潮”的内部钢架结构已经锈蚀,雕塑人物已残缺破损,为此,市委、市政府将“潮”的改造和提升摆上重要日程。11月24日下午,我市召开北海“潮”雕塑改造初步方案汇报会,征求专家以及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乃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小明出席会议。市长李延强主持汇报会。
北海“潮”雕塑,是由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魏小明1992年设计的。球体代表珍珠,球面由流线型的潮水带组成,直径20米,高23米,附在球体之上的七位少女铜像象征七位仙女下凡。环绕“潮”雕塑有一圈水面,其中南半圆形喷水池长达160米,有3000多支喷嘴,水柱高达50米。工程于1993年6月动工兴建,当年10月20日建成,有当时“亚洲音乐喷泉”的美誉,是北海市地标性城市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北海的开放与发展,繁荣与沧桑。同时,也是我市举行重要庆典活动的地方,已举办过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重头戏《同一首歌》走进北海、环球比基尼***大赛、2017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首站始发点等重大影响力活动。
王乃学指出,“潮”雕塑是北海的城市地标,代表了北海的文化、北海的记忆和乡愁,也寄托了无数人对北海的向往和回忆。由于受长年的风吹雨打和当年的材质水平影响,球体已经锈蚀,也存在安全隐患,很有必要进行提升和改造。他强调,对“潮”的改造和提升,无论是高度、角度、亮度以及运用科技元素等,可以采用新的理念、新的材料,让人们找到新的感觉。“潮”是北海举行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既要有文化的内涵,也要增强它的服务功能。但我们必须尊重艺术家的设计,进行修改完善,重新擦亮北海“潮”这张名片。
李延强指出,“潮”雕塑是北海改革开放的精神象征,是北海的文化符号。实施对“潮”雕塑提升改造,基本原则就是要保留基本的历史视觉形象,确保内涵不变和外观基本不变。同时,要考虑与周边旅游景区的环境融为一体,以及后续维护问题,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认可。
魏小明教授及其设计团队对“潮”雕塑汇报了初步改造方案。魏小明回忆了当初设计建设“潮”雕塑的情景。他说,“潮”雕塑已经经过了24年的风雨洗礼,作为一个艺术家,作品能够得到广大市民以及来自国内外广大游客的认可,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受当年各方面条件的影响,“潮”雕塑还不是很完善,能够对“潮”雕塑进行提升改造,感到十分激动。“潮”见证了北海的潮涨潮落,如今北海已风生水起,奋勇迈向了向海经济时代,他表示,将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擦亮“潮”雕塑这张名片,让其焕发新颜,为北海增光添彩。
市领导李蔚、伍国辉、蔡中平、李伦兵、毛艳琼、李克纯,以及相关部门单位与会人员对“潮”雕塑改造初步方案进行了研究讨论。
(免责申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