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石德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因三个“**”而享誉国内外:研究成功了世界首例受精卵冷冻保存的试管牛、体细胞克隆水牛、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水牛、显微授精的转基因水牛和转基因克隆水牛;我国首例试管水牛和胚胎细胞克隆牛;在国际上**获得了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初步完成了水牛基因组框架图。
坎坷求学路三次跳跃造就非凡人生
中国是“世界第三”水牛大国,而拥有400多万头水牛,居****,被誉为“中国水牛谷”的广西,目前在水牛繁殖生物技术领域已创下世界***的试管水牛群、世界首例完全体外化冻胚试管水牛、世界首例试管水牛双犊、世界首例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生产不同品种的水牛双犊、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水牛、世界首例利用性别控制生产的雌性水牛双犊、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水牛、世界首例冷冻胚胎克隆水牛等多项“世界**”,这一切都与一个人的名字紧密相连——石德顺。
1962年,石德顺出生于广西兴安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与牛打交道,这也许就是后来我对动物繁殖研究情有独钟的原因吧!”少年时代的石德顺无疑是幸运的,没有因为家庭或别的原因失去求学的机会,而是很早就走进了学堂,在父母的嘱咐下孜孜不倦地求学,“我对童年的记忆停留在晒谷坪上小伙伴们的追逐、傍晚稻田里的蛙声、池塘边知了的鸣叫,当然还有伏案苦读后换来了老师的表扬和总拿**名的荣耀与骄傲。”
70年代因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政局混乱,各种名目的政治运动层出不穷,学校上课不太正常,大半时间需要投入到劳动中,这对于坚信“专心做好每一件事”的石德顺来说有点难以接受。尽管成绩优异,但不能专心读书的境况让石德顺无奈选择退学回家务农,当时他年仅14岁。重新回到农村广阔的天地,他埋头苦干,干过木工、修过水库、修过公路……别人劳动是出于生活压力,而石德顺却在劳动中茁壮成长,劳动的艰辛磨砺了他坚强的性格,并使他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大大提高,而这些素质正是一个**的科研者必不可少的品质,石德顺后来也说:“早年的经历并没有泯灭我心中对求学的渴望,反而使我更加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这对我以后进行动物繁殖科研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风雨过后终见彩虹。1978年,伴随高考制度的恢复,石德顺再次踏进校园,在“五七”劳动学校做了一名插班生。尽管这时在学校参加劳动的时间仍然比较多,但学习已经比较正规了,他又开始了如饥似渴吸收知识的生活。克服当时学校的教师设备落后和师资力量的不足,石德顺自学了很多课程,1979年石德顺成为学校**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正是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人生中**次蜕变:跳出农门!
1983年大学毕业后,石德顺报考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因为笔试成绩**,顺利进入研究生复试阶段。但是造化弄人,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终名落孙山(当年参加复试的3人均未被录取),随后被分配到兴安县畜牧水产局工作。“我一直都很不甘心,因为进一步深造,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第二年,石德顺如愿考上了母校广西农学院,师从他的崇拜者、我国**畜牧学家王丕建教授,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涯,实现了人生的第二次跳跃:跳进动物繁殖研究领域的自由王国里!
读研究生期间,石德顺广泛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资料、书籍,并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主攻方向。当时实验条件不好,什么事都得自己去准备,他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去完善。他信奉的格言是:人*有能力的体现是使条件从无到有。他硕士论文的实验条件完全是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1987年硕士毕业,他的毕业论文得到了导师和论文答辩专家的高度评价。但由于当时学校的编制问题,他只好到广西科学院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机遇再次降临,他的导师将他重新调回广西农学院开展试管牛工作,并于1989年委派他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而实现了人生的第三次跳跃:跳出国门汲取养分!
“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大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石德顺笑谈。
海外求学史造就水牛繁殖界的***
石德顺在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工作。这期间,他凭借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利用国外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先进的实验条件,对与牛胚胎体外技术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的效率有了一个大幅度提高。卵母细胞的胚胎发育率由原来的20%-30%提高到40%-50%。此外,在理论上也有了一些全新的认识和突破,“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导师Ian Gordon教授和答辩主考老师Hunter教授的高度评价,Hunter教授还邀请我去他的工作室工作。”石德顺并未对留在国外还是回国的问题游移不定,而是于1991年8月还没有参加博士学位毕业典礼就毅然回到了祖国,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
回国之后,石德顺学以致用,将自己在国外所学到的先进理论知识和技术灵活运用于研究。当时他所在的动物繁殖研究室正承担**“863”项目“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石德顺将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研究中,根据培养液成分和环境条件的可能互作关系,通过调整培养液成分,并对每一个环节亲自严格把关,很快便在国内条件下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牛胚胎体外生产程序,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分裂率稳定在80%左右,囊胚发育率达50~70%,胚胎冻后存活率达80%,鲜胚移植妊娠率达50~60%,冻胚移植妊娠率亦达40%,一共繁殖试管牛犊230余头(约占国内试管牛总数的3/4),各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在1997年获得了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石德顺在动物繁育领域做出了斐然的成绩:先后丰富和发展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早期发生的理论,在国内条件下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牛体外受精程序,先后繁殖了试管牛犊230余头,各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此外,还参与水牛体外授精技术的研究,1993年9月,我国首例试管水牛诞生。1995年7月14日,与华南师范大学谭丽玲教授合作研究成功了我国首例胚胎细胞克隆牛。1999年,获得世界首例授精卵冷冻保存的试管牛犊,该项成果于2000年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11月,成功研制了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水牛。2005年3月,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水牛诞生。水牛体细胞克隆技术被美国人列为中国2004-2005年17项*值得关注的科技成就与计划之一,排在第八位。2005年10月,广西首例体细胞克隆黄牛诞生。2010年,先后研究成功了世界首批转基因克隆水牛、显微授精转基因水牛和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水牛,转基因克隆水牛和转基因水牛被国内外70余家媒体转载,并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播出,石德顺也因此被誉为“转基因克隆教父”。此外,他还先后发表了论文280余篇,参编专著两部,教材三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获授权4项)。2014年成为广西**的一个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的专家。
“万人计划”是中央着眼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突出高端引领、全面推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万人计划”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的思路,重点支持三个层次、七类人才。**个层次是“杰出人才”,计划支持100名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科学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科学家潜力的人才。第二个层次是“领军人才”,计划支持8000名**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类别。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2000名35周岁以下、具有特别**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此次全国共有96人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石德顺是广西**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的专家。
“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就是科研天地里一只默默耕耘的老黄牛。”面对骄人的成绩和纷至的荣誉,石德顺波澜不惊,在他看来,荣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得到同行的认可。他常说:“成就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是家庭支持的结果,我只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我是这片土地的儿子,我只想以自己所学把她建设得更美好。”
得益于恩师严谨治学培养**人才
作为我国动物克隆及体外受精技术专家,石德顺在动物繁殖领域中兢兢业业地奋斗着,科学研究带给他的不仅仅是那些光彩夺目的成就荣誉,更多的是一种深入灵魂的满足与幸福。“能够取得**的成就,我要感谢两位恩师。”石德顺坦言,他这一生中受这两位恩师影响颇深。
“我中学时代的化学老师唐国权才华横溢、为人正直,是我*崇敬的老师,他善于采用循序渐进的启发性教学方法,从不正面直接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的错误。”石德顺略有感触,“我考上大学时,唐老师还亲自用自行车送我到县城体检、填报志愿,并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多次到车站接送。”俗话说 “亲其师,信其道”,因材施教是石德顺一贯采用的教学方式。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教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科研选题,如何凝练科学问题,如何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从研究结果中去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结论。“我从不将具体的科研任务强加给学生,只是尽量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科研平台,让学生尽量自由发挥。”
石德顺坚信: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但做人是其中的根本,而做事、做学问的原则,是做人的原则在社会实践、学术研究中的延伸和体现。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不仅个个业务精湛,而且品德高尚,受到国内外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我的许多学生已成为博士生导师和国内外知名专家,这也是我对他们的期望”。
“我读大学时,另一位恩师师王丕建对我影响也很大。“石德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初高考填报的志愿是农机和气象两个专业,阴差阳错,他被调剂到畜牧兽医专业——一个他从未想过要就读的专业。在新生入学教育会上,当他得知系主任王丕建教授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作为科技界代表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时,他倍感振奋, “王教授的经历,让我看到学这个专业的希望,原来学这个专业还能做全国人大代表啊!然后还能够成为**专家。”王教授的成就让石德顺坚定了自己的专业思想。
“王老师以‘治学严谨’而著称,他对我们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你粗心一点就会受到严厉批评,他要求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不断摸索,好多事情都要亲自去做。”写论文时,一旦学生出现语法错误,王丕建教授会毫不留情批评,要求学生写论文要简洁、明确。他严格的学术训练,让石德顺受益终身,“科学研究需要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品质在王老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王教授的得意门生,石德顺完全秉承了王丕建的衣钵,同样治学严谨,处事低调,关心下属。如今,石德顺已培养博士生28名、硕士生120余名、博士后2名。
作为学科带头人,石德顺非常注重学科团队建设和年轻人的培养。他常教育学生,要成为一名**的科研人员,需具备三种素质:一是要有思想,善于思考;二是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准确把握、判断实验结果;三是能吃苦耐劳,不急功近利。
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学术骨干聚集到了他的课题组。2002年他培养的**位博士生李湘萍在日本和美国做了6年博士后,于2009年3月回到课题组工作;2004年培养的硕士生刘庆友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于2007年回到课题组工作;近期又由1位博士从新西兰回来工作。目前,他领导的团队已有8名博士、4名博导,形成了一个从基因克隆与转基因载体构建、细胞培养与基因转染到胚胎生产和胚胎移植等几个关键环节相互紧密衔接的动物生物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成为**重大科技计划与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之一。
用生命雕刻期盼科研更上一层楼
对于目前我国动物克隆、转基因克隆及体外受精技术,石德顺在肯定的同时也略显忧虑:“这些技术虽然已基本成熟,但仍存在着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他认为,制约这些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公众对克隆和转基因动物的认识不够确切,认为其产品存在极大的安全性隐患,加上相关部门对这种安全性的态度过于谨慎,致使相关审批手续办理非常艰难,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极大影响到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政府部门对这些技术的期望值太高,忽略了其产业化的前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而也使得科研人员急功近利,未能真正研究解决好相关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三是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不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付申请课题、检查和汇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对科研人员和他们所从事工作的正确理解与支持,更需要科研人员排除干扰、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不计名利地为之奋斗。”
在对未来的**中,石德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进行科研团队的建设,“因为搞科学实验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不可能只凭借一个人的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科学实验的成功完成是需要整个团队的紧密配合,只有拥有一个好的团队才有更大可能的取得成功”。他希望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来进一步完善整个科研团队,只有如此才能在以后的科学实验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石德顺带领的团队目前主要是做水牛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我们在动物的遗传改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关键技术突破和积累,这些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还有干细胞技术等等”。石德顺希望通过一些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对动物的遗传信息进行编辑,根据人们对动物性状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动物新品种。
有媒体曾经这样的形容石德顺:“俯下身,像头‘牛’”。30余年来,石德顺在动物的王国里雕刻着动物的生命的同时也不断地雕刻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我的科研之路还很长,原来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从我们整个团队来说,应该还算是挺不错的,有一批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我想再通过我们团队不断地努力,我们能够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