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与徐霞客齐名、有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的开拓者之称的王士性,在其所著的《广志绎》中记:“廉州中国穷处,其俗有四民:一曰客户,居城郭,解汉音,业商贾;二曰东人,杂处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三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垦为活;四曰蛋户,舟居穴处,仅同水族,亦解汉音,以采海为生”。
《广志绎》中所描述的“居城郭,解汉音,业商贾”的客户就是商人;“杂处乡村,解闽语,业耕种”的东人就是从福建迁移而来的客家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垦为活”的俚人就是本土越人的后裔;“舟居穴处,仅同水族,亦解汉音,以采海为生”的蛋户就是疍家人。在这“四民”之中,商人和客家人都是移民群体,客户虽然居城廓,但是作为商人,迁移性大,以利益所得为居住择向,**在此地,明天在彼方,无法形成一个血脉传承的固定民系。而客家人在万里流徙,千年传承中,始终以中原汉族的血脉为根基,秉承中原汉族的文化为本源,因此客而有根,家而有源,基开北海,源自中原,自成一系。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客家作为客家民系中的一支,以耕种为业,是社会生产力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传播中原文化的主导群体。
(一)
在经典史籍的记载中,古代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的农耕不兴。
《后汉书孟尝传》中记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晋书陶璜传》中载:“合浦郡土地硗确,无有田农,百姓唯以采珠为业,商贾去来,以珠贸米。”
《宋史高宗纪》中记:“珠池之在廉州凡十余,接交趾者水深百尺,而大珠生焉。蜑往采之,多为交人所取,又为大鱼所害。至是,罢之。”
明万历《广东通志》记载,高、雷、廉地区“山岗硗瘠者居多”,“无泉源可资灌溉”。明代,朝廷滥采合浦珍珠,珠民们冒险拼死去珠池盗珠,致使长期以来农田丢荒,水利不修,已无田可耕。为此,廉州知府张岳一方面劝说珠民复耕种田,一方面引导珠民打井筑陂,兴建沟渠,教珠民改用吊桶汲水,车戽浇田,扩大灌溉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廉州府志》记其事时皆称“督民垦弃地,教以桔槔运水”“公莅其地,广为陂池,教民耕稼。当时田畴之利,开于公者十常八九”。
从以上的记述中可知,明代是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农耕的发展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大量的客家移民进入闽粤后,迁居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的集中期。作为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廉州府,时称“渔盐之利,富甲他郡”,是客家人迁居的***之地,因此促成了客家人的大量进入。这就是为什么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客家牒谱中多有始祖源于明代的记述。因此,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客家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是客家人六次中原迁徙的产物。其迁移路线基本循客家人中原迁徙足迹而来,即河南→山西→江西→福建→广东→廉州府(合钦灵防四属,而四属的客家人大多是由博白转入)→海南→广西。
客家人迁徙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开发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给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带来了新的物产、新的农耕技术、新的文化元素,农耕文化更是在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的历史文化中独树一帜。
(二)
在物产方面,改变了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以海产为主的产业结构。
自耕自足是客家人的农耕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客家人一年四季几乎无闲月。从早春秧苗下田到冬天的麦苗播种,从三鸟、猪牛的饲养到桑麻蒲草的种植,一切都是按照自耕自足的需求去进行。为了配合自耕自足的需求,每一个客家村场都有相应的各类作坊,如织布(以麻布为主,制作衣服和蚊帐),织蒲(蒲草凉席)、染坊、油坊、酒坊、磨坊(以水磨为主,是珠乡客家特有的景观)、米粉作坊等。由于客家特有的农耕方式,也给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增添了新的知名特产,如客家的麻织蚊帐、蒲草凉席、水磨细米等,都成为享誉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的特产。
其他如黑叶荔、大糯米、大冬豆、青皮芒果、大肉芋、甜茹、猫爪豆、三角麦、禾麦、竹节果蔗、香麦菜等,都是北部湾地区客家从中原引进的物产。这些物产的引进种植,对改善当地“郡不产谷实”、“土地硗确,无有田农”的单一经济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客家农耕文化的表现形态除了丰富的物产及因此而产生的生活习俗之外,与客家的农耕有关的工具如:水磨、砻谷土磨、谷柜、谷斗、米升等;水利设施如:山塘、陂坝、水转等,都是客家农耕文化的物质表现形态中,***鲜明特色、*能体现客家人“以农为本”的物质创造,蕴含着客家人的文化内涵。
(三)
在民俗风情方面,改变了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单一的耕海风俗。
北海客家人的信俗文化既保留了中原祖地崇佛道、重儒术、敬祖宗的习俗,又融合了本地的信俗文化元素,自成一体,卓然而立。如北海地区客家的信俗文化与北部湾地区的天妃崇拜融合在一起,合浦所有的客家乡镇中都有建天妃庙,形成了新的、具有客家特色的天妃庙群。推而远之,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的天妃崇拜*早源自客家人,这是***特征性的。涠洲天妃庙就是标志性的见证。
北海地区客家中的涠洲客家,集客(家)、疍(家)、教(民)三合一体,是在清廷的“海禁”和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双重压迫中艰难地形成、延续。期间,经历过清朝的“海禁”;因土客械斗事件而引起的清廷强制迁移,两万多客家人和太平天国后人安置雷廉,其中约6000人被强制迁入涠洲的同时,法国天主教神父也随船来到涠洲岛,到处圈地,随即又派出由法国人白那为司令官率领的舰队武装强占涠洲岛,将抢来的越南妇女强制性与岛上的教徒通婚,实际上是要把涠洲岛变成天主教的领地。涠洲客家的迁徙史有着独特的悲壮色彩。
北海地区客家保留中原特色的风俗特征。守岁习俗是北海客家人过年中*重人情、亲情、友情、乡情的礼俗。除夕夜围着火塘守岁,*令人难忘。大年三十拜祖,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这天一早,家家户户忙着张罗的都是与拜祖先有关的事,杀鸡,蒸扣肉,张贴对联等,其中*隆重的是各家各户把自己事先蒸好的大笼糕扛到各自的支系祖祠。大笼糕,既表示团圆之意,也寓意五谷丰登,象征来年的好收成。大年三十拜完祖先后,大笼糕就留在祖祠的供桌上,直至过了年初三之后才各自取回。人丁兴旺的祖祠里每逢此时,供桌上的大笼糕堆积如山,蔚为壮观,就像在举办大笼糕博览会了。
大年初一祭祖是要到始祖祠堂去的。客家人各姓氏都有各自的始祖祠堂,不论人口繁衍多大,始祖祠堂只有一家。因此,大年初一的祭祖场面是浩大壮观,轰轰烈烈的。
北海客家的春联,有着鲜明代表性和各自不同的姓氏堂号和堂联。如在北海160多个姓氏中,有一半的姓氏属于客家人或与客家人有关。丰富的姓氏也就带来了丰富的堂号、堂联。春节期间,将堂号、堂联融入春联之中,
加以构思创新,既成为客家春联的卓然独特的风格,也是客家人敬重先祖、思念故土的表现形式。
行村习俗,行村是客家方言,意即去亲戚家拜年。北海地区客家人“行村”重情不重礼。每当年初二过后,客家村场之间的道路上,便见三五结伴的行人,挑着礼担,晃晃悠悠地穿行,一拨又一拨,从早到晚,络绎不断,浓浓的乡情洒满田垌,娓娓的乡音飘遍村场,悠悠的乡韵牵动人心。
祠堂议事习俗,北海地区客家人祠堂议事的习俗,延传久远。族中每逢有大小事务,由族长及族中辈分高的长辈主持召集,小到子弟读书,大到宗族纷争,祠堂议事有**权威。
修谱习俗,北海地区客家人十分注重修谱,每个姓氏都有姓氏族谱,每个宗支都有宗族家谱。修谱由族人集资进行,由族中长者主持。族谱详尽记载姓氏宗族的起源支派,族中大事、人物均入谱记。
婚嫁习俗,北海地区客家人的婚嫁习俗没有太多独特突出的地方,在习惯上,嫁女被称为“卖女”,这与客家人艰苦的生活经历有关,因为,“卖女”当中,难免有讲价之嫌,但这个价并不是身价,而是一种象征,表示女儿出嫁是有价值的。而新媳妇拜年时,行村的礼担里除了例行的礼品外,还要放上南豆或南豆花,寓意“男到”和能生养。
渡身习俗,北海地区客家人的“渡身”,并不是要得道成仙,或者是“神仙附身”,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渡身”者必须是有德长者,行善之人,德行有损,心术不正的人是不能渡身的。“渡身”的仪式场面激烈。先由主持人念经礼佛,被渡之人沐浴净身,穿上头盔行当,在主持人引导下,过火海刀山,铁针穿脸。在此过程中,如有出血痛感,即渡身失败,反之,则大功告成。一经“渡身”仪式之后,就有了“渡身佬”的名号,在族中是长老身份,有相当的权威和声望。
吃“开嘴米乙”的古俗,北海地区客家人兴学重教的文化现象,还在饮食文化中得到体现,那就是珠乡客家人吃“开嘴米乙”的古俗。客家人非常注重子弟的读书求学,当家里的小孩子到了读书年龄的时候,父母就要忙着为之张罗入塾求学。开学的***,母亲一大早就专门做一碗“开嘴米乙”给儿子吃,吃了“开嘴米乙”,象征着去学校之后,勤开口读书,多学知识,肚中有料(有文化)的意思。
至今,客家人的民俗风情在海上丝路始发港地区已成为主流。
(免责申明:本文为转载,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