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海面上,身姿娇美的白海豚不时跃出水面嬉戏;湛蓝的海水中,美丽的珊瑚清晰可见;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让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不仅高达49.5%,而且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动演绎了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的"绿色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先行
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股新潮流,而中国与东盟各国同属泛北部湾海域,且又属于新型工业化**,在环境发展领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融合,实现泛北部湾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中国-东盟对话与合作的主旋律。
2017年1月20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以下简称"**")强调,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把保住一泓清水作为不可突破的底线和红线,坚持陆海联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以打造面向东盟开放高地为重点,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为基础,发展美丽经济的宜居城市和蓝色海湾城市群。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北部湾"写进《**》,既是北部湾经济区打造面向东盟开放的长远之策,也符合一直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绿色发展**的主题,实属众望所归。
而早在2008年,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就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建成生态屏障;而于2009年4月通过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环评报告书》中,也制定了经济区总体环境保护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全面实施"海陆统筹"、"优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策略,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地开展经济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和中国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的"绿色窗口"。
在这些发展**和精准定位下,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也制定了与本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路线,齐心打造"绿色经济区":
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宁市一方面把过去"绿在城中,城在绿中"转变为"山水森林在城中,城在山水森林中",另一方面则积极推进特色污染减排,将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实现了全市制浆、造纸、制糖、淀粉、酒精重点行业环保治理设施的升级换代;北海市则还滩于大海、于自然,并将78平方公里市区确定为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严格控制大气、水、噪声污染,建设*宜人居住的"中华濒海后花园";钦州市为了保护中华白海豚,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同时提高环保门槛,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防城港市把原**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设红树林生态实验园,并在加快港口和临港工业建设过程中,走现代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护好红树林等。
如今,北部湾经济区内的红树林面积已增加到7300多公顷;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中国前列;北部湾海域白海豚的数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不断增加……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也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产业打出"生态牌"
产业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生命线。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不断在北部湾经济区落户时,又该如何保护好"碧海蓝天",与东盟**在产业上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上下一致解决生态环境'老大难'问题,保持经济区内碧海蓝天与经济发展同在。要按照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进行沿海产业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控增量、调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健全制度,强化产业准入监管,未开工的落后产能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的话掷地有声。提供环保门槛,引进新科技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沿海岸线使用,这正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产业时严守的底线。
在中国石油广西石化钦州千万吨炼油基地,炼塔林立、管廊交错,但却只见海水碧波荡漾,看不到污染,也闻不到异味。"公司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引入国际**设计,借鉴国际工程管理,建设世界**炼厂。"广西石化负责人表示,炼油基地投入了10亿多元,强化环保建设,使污水排放达到**一级标准;投资4500多万元,完成了厂区绿化建设。如今,炼油厂的安全环保管理实现了"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目标。
这样的标准,在北部湾经济区随处可见。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姻,通过开展城市供排水、市政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中水回用及河流治理等水务环保产业的投资、建设、运营,加快完善广西水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为了契合当前东盟**重点发展环保产业的引入标准,促进未来经济区更顺利、更主动地与东盟**开展产业合作,经济区各市当前也在积极培育和发展海洋、生物、制药、动漫、清洁能源等绿色环保产业。例如,南宁正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集聚区;钦州则在重点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服务业、海产品深加工等蓝色产业;而在北海,中电集团、冠捷科技、惠科电子等一批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曾经的电子产业"荒漠"已摇身变成"北部湾硅谷"。
既要产业强,也要生态美。可以看到,经过十多年开拓的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工业和谐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并将打造"绿色"中国─东盟合作的示范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高地,使其成为海内外人士投资的好去处。
(声明:本文为转载,只为更好的传播信息,别无它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